菩萨蛮 · 正月六日至延安作

平林雪霁烟光湿。夕阳浮动金明驿。西望是榆关。马头无限山。
沙中春雁语。似说经湘楚。南望楚江头。教侬特地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正月六日至延安作》是近代诗人樊增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关于该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字雅士,号樊山,江苏丹阳人,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诗歌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
    平林雪霁烟光湿。夕阳浮动金明驿。西望是榆关。马头无限山。沙中春雁语。似说经湘楚。南望楚江头。教侬特地愁。

  3. 诗歌赏析

  • 平林雪霁烟光湿:描绘了一个冬日黄昏的景象,平缓的林地在雪后显得更加幽静,烟雾中的景色也变得朦胧而湿润。
  • 夕阳浮动金明驿: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映照在驿站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这里使用“浮动”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与天空的互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西望是榆关:诗人的视线向西延伸,眼前的景物是远处的榆关,象征着边关的遥远和辽阔。
  • 马头无限山:通过“马头无限山”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山峦的无尽遐想,同时也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 沙中春雁语:春天来临,沙洲上传来春雁的低语,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和思念。这里的“沙中春雁语”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情呼唤。
  • 南望楚江头:诗人的视线向南,那里是楚国的江水源头。这种眺望既是一种地理上的遥指,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表达了对故乡或过往经历的追忆。
  • 教侬特地愁:整首诗以“愁”字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这种忧愁可能来源于对国家、民族或个人命运的担忧,也可能只是对旅途劳顿的感慨。

《菩萨蛮·正月六日至延安作》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而且对于理解樊增祥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视角。这首诗不仅是樊增祥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共同的精神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