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百草早春即事

粉捏狮蛮,菜挦龙鹤,年光媚。绿脚茶甘,紫芽姜嫩,刚了先生饭事。饶阶行、有药蔓三青,筇枝九紫。问百子池头,蕃釐观里,几多红翠。
拟向金门问夜,绣陌朝天,还待日边青鸟至。蓟北江南,弄梅搴杏,取宫帘、丹毫进止。长亭柳,才绿便含销魂意。笛声起。这离情、有如灞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斗百草·早春即事》是樊增祥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作者在春天的即景感受和对时局的忧虑。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樊增祥是一位晚唐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包括同治六年的科举考试、光绪三年的进士考试、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以及后来的参政院参政等职位。他的诗作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感为主题,其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精炼,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2. 词的内容概述:在这首词中,樊增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早春的景象。他用“粉捏狮蛮”来比喻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用“菜挦龙鹤”形容大自然的丰富色彩和美丽景色。同时,他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例如,他在词中提到了蓟北江南的景象,暗示了他对国家分裂和民族危机的担忧。他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想要像皇帝一样享受宫廷生活,或者像青鸟使者一样飞向远方。
  3. 文化背景知识:斗百草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游戏,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称为“斗百草之戏”,也被称为“斗草”。这项活动源于古代,人们通过斗百草来测试彼此的智慧和技巧,同时也是娱乐和社交的方式。
  4. 词中艺术手法:樊增祥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象征和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表现力。例如,通过“绿脚茶甘”和“紫芽姜嫩”等具体景物的描绘,不仅传达了季节变化的信息,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5. 社会背景信息:樊增祥生活在晚清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还包含了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思考。在《斗百草·早春即事》中,樊增祥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他对时局的担忧和个人的感慨。
  6. 文学价值评价: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樊增祥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是樊增祥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特定社会现象的记录和反思。因此,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斗百草·早春即事》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首《斗百草·早春即事》不仅是樊增祥个人情感的真实反映,也是晚清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展示了樊增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词更深入地了解樊增祥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