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忆杭州

茜丽江山,刚宜称、词人管领。平生事、眈诗成癖,爱山如命。逋老与花同枕席,钱王有树衣绫锦。学髯仙、判事小红亭,流泉冷。
人白帢,垂杨映。鱼绣尾,春波净。记前生曾打,理安钟磬。花带绮罗兰麝气,水摇金碧楼台影。遍人间、画扇绣屏风,西湖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忆杭州》是近代诗人樊增祥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樊增祥的诗歌才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独特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樊增祥(1846年-1931年),字伯未,号竹泉,晚号樊山老人,湖北公安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及书画家,被誉为“清季四大词人”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尤其擅长写景咏物,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世推崇。

  2. 作品原文:茜丽江山,刚宜称、词人管领。平生事、眈诗成癖,爱山如命。逋老与花同枕席,钱王有树衣绫锦。学髯仙、判事小红亭,流泉冷。人白帢,

  3. 主题内容:樊增祥在《满江红·忆杭州》中表达了对杭州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喜爱与怀念。通过描绘西山、钱塘江边的自然美景以及历史上的名人故事,他展现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间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樊增祥善于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得作品既有丰富的情感,又有深刻的意境。此外,他还擅长使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这种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使得《满江红·忆杭州》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 影响评价:作为近代诗人,樊增祥的作品虽然流传较广,但在当时并未受到过多的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位诗人的贡献。尤其是在现代,许多学者对他的诗词进行了研究和评价,认为他的作品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满江红·忆杭州》不仅是樊增祥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近代文学史、文化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樊增祥的文学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