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 端午用晏元献韵

孔雀罗衫浅淡,牡丹纱槅通明。自照水边鬟黛影,总厌花间笑语声。钗头艾虎轻。
画省袍靴已散,小帘巾扇相迎。未觉今年重五负,又道昨宵双陆赢。脸霞和酒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破阵子·端午用晏元献韵》是樊增祥创作的一首词,其全文如下:孔雀罗衫浅淡,牡丹纱槅通明。自照水边鬟黛影,总厌花间笑语声。钗头艾虎轻。画省袍靴已散,小帘巾扇相迎。未觉今年重五负,又道昨宵双陆赢。以下是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破阵子·端午用晏元献韵》的作者是樊增祥。樊增祥(1846年-1931年2月12日),字雅琴,号樊山,晚号樊东野,湖北襄樊人氏,清末近现代初诗人、词人,与谭敬舆并称“二谭”,有“二谭比肩”之誉。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沉郁悲壮。樊增祥一生经历了多次变故,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2. 诗词鉴赏:《破阵子·端午用晏元献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和作者的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整首词通过对节日氛围和个人感受的刻画,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的尊重。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3.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以纪念屈原等古代先贤。樊增祥作为一位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他的这首词创作于端午节期间,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怀。

《破阵子·端午用晏元献韵》不仅是一首描写端午节风俗的词,更是樊增祥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交织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节日氛围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