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咏栀子

罗衣出浴,傍蕉天苔地。蓦见琪花映雕砌。喜枝枝、缀雪院院闻香,刚五月,新绿池亭晚霁。
娟娟新月上,淡画眉痕,争道素娥比花媚。偷置枕函边,翠被浓薰,休更数珠兰茉莉。算之子、同心最关人,称缟袂三娘,晚妆簪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咏栀子》是樊增祥创作的一首词,通过对栀子花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词的开篇“罗衣出浴”描绘了栀子花盛开时的景象,罗衣象征着栀子花如同轻纱一般的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这一形象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栀子花的美丽,也体现了词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接下来,“傍蕉天苔地”进一步扩展了栀子花的生长环境,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紧接着的“蓦见琪花映雕砌”,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栀子花与环境的完美融合,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栀子花的美丽,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词中“喜枝枝、缀雪院院闻香,刚五月,新绿池亭晚霁”等句子,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传达出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气氛。栀子花在五月的阳光下绽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这不仅让人感到愉悦,更有一种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此外,“娟娟新月上,淡画眉痕,争道素娥比花媚”等句子,则通过月光下的栀子花与嫦娥的形象进行对比,增添了一份浪漫和诗意。

整首词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通过对栀子花的赞美,引发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词中的“偷置枕函边,翠被浓薰,休更数珠兰茉莉”几句,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追求和珍视。同时,“算之子、同心最关人,称缟袂三娘,晚妆簪髻”等句子,则将栀子花与人的美德相结合,展现了词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对人性的美好寄予了深深的期望和赞美。

樊增祥的这首《洞仙歌·咏栀子》,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表达,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讨。词中通过对栀子花的描述,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樊增祥的《洞仙歌·咏栀子》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的结合。通过对栀子花的描绘,樊增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滋养和情感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