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薄暮碧桃花下

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看树头、天际两般霞,交映时。
循苔径,沿碧溪。藉幽草,绕疏篱。挈景仁茶具,来就花枝。三月绿阴生子晚,一奁红雪靧儿迟。又小楼、一桁绣帘斜,双燕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樊增祥的《满江红·薄暮碧桃花下》是一首描绘晚景的古典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晚霞之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

  2. 诗歌鉴赏

  • 在这首诗中,樊增祥用“天碧云横”和“映夕照”等词汇,生动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这句诗,不仅描述了窗外的自然景色,还通过碧桃花和薄云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 “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这两句诗,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和服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1.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樊增祥在清代的一个傍晚,站在窗前,观赏窗外美丽的晚霞。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使他有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满江红·薄暮碧桃花下》。

樊增祥的《满江红·薄暮碧桃花下》不仅是一首描绘晚景的诗作,更是一种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表达。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樊增祥成功地将一幅美丽的晚霞图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