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却喜上巳,又来湖舫高歌。
仿佛兰亭景象,不开口笑如何?
湖上春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上春兴》是南宋诗人徐元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景,不仅生动再现了西湖的繁花似锦、白鹭翻飞等自然景观,还反映了游人荡舟赏景时的愉悦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花开红树乱莺啼,
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
夕阳箫鼓几船归。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西湖作为当时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徐元杰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一盛景,因此以《湖上春兴》来表达他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当时社会氛围的赞美。
诗歌鉴赏:《湖上春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南宋时期西湖的独特风光。前两句诗描绘了西湖春日的自然美景,繁花似锦、群莺欢叫、岸边草长以及平静的湖面和翻飞的白鹭,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后两句则转入人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湖光山色中畅游的愉悦心情,以及与友人共饮共乐的场景,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次自然的欣赏,也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共鸣。
艺术特色:该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用“红树”形容花朵的色彩,用“白鹭”点染出春天的活力,这些细节描写都极大地丰富了读者对西湖春景的想象。同时,诗中也使用了对比手法,如“草长平湖”与“风日晴和”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示了西湖的自然之美,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湖上春兴》不仅是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录,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