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宣武门楼有感

白云连塞树苍苍,矫首西山揽大荒。
画角宵吹城上月,羽林寒带殿前霜。
柱标马援功名薄,书著虞卿岁月长。
尚忆黄金收骏骨,高台徙倚向残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宣武门楼有感》是清代诗人卫既齐的诗作,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怀古伤今的情感。这首诗通过对宣武门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白云连塞树苍苍”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日景象,诗人站在宣武门楼上,远眺西山,被那连绵不断的白云所包围,树木苍翠,给人一种深远而广阔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矫首西山揽大荒”,诗人通过矫首远望的动作,进一步拉近了自己与自然的距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这一动作也象征着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独立和坚强。

再然后,“画角宵吹城上月”一句,通过画角声和城上的月光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这种声音与光影的结合,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境。

“羽林寒带殿前霜”描绘了羽林武士在寒冷中的身影,以及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坚毅与忠诚。这不仅表现了古代武士的勇猛,也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精神的高度赞扬。

“柱标马援功名薄,书著虞卿岁月长”,诗人在这里用马援和虞卿这两个历史人物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和成就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登宣武门楼有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更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也在思想和情感上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