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西望尚烽烟,诸将争称猛着鞭。
端赖汾阳回纥马,何如王浚益州船。
疾风待扫经霜箨,浩劫谁生出火莲。
盼到甘泉真报捷,先看旗鼓井陉前。
叠许鹤巢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叠许鹤巢韵》是清代诗人潘曾玮的作品,属于古诗形式。
从诗作本身来看,《叠许鹤巢韵》是清代诗人潘曾玮的一首著名作品。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故园西望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潘曾玮,字季玉,江苏吴县人,是清代文学家潘曾绶的弟弟。他由荫生起家,历任刑部郎中、记名道员等职,有《玉泉词》和《自镜斋诗钞》等作品传世。
在诗歌的内容上,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与期待。诗中“故园西望尚烽烟,诸将争称猛著鞭”两句,通过描述战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担忧。而“端赖汾阳回纥马,何如王浚益州船”则表达了对于战争中马匹与船只的比较,显示出作者对于军事力量的不同见解与思考。
在艺术手法上,《叠许鹤巢韵》采用了平实而含蓄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疾风待扫经霜箨,浩劫谁生出火莲”,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这种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文化背景与影响上,《叠许鹤巢韵》作为清代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时代风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潘曾玮的这首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也在后世被多次传诵。
《叠许鹤巢韵》不仅是潘曾玮个人的文学成就之一,也是清代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美学追求,也能体会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