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鹤篇呈少荃中丞

白鹤海上来,毛羽自珍惜。
岂为饮啄谋,下争鸡鹜食。
远势待盘空,奋飞终有力。
一旦拘樊笼,难振九霄翮。
主人眷顾深,珍重异凡禽。
安羡乘轩贵,羞为铩羽吟。
铩羽尔忽悲,一举自千里。
所望附青云,声闻从此始。
我为嘲鹤歌,嗟尔久寂寞。
嘲鹤且自嘲,我亦不舞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嘲鹤篇呈少荃中丞》是清代诗人潘曾玮的一首古诗。潘曾玮,字以行,号松石道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这首诗通过描写白鹤自由飞翔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尊严的向往和珍视。

诗中“白鹤海上来,毛羽自珍惜”描绘了白鹤从海上归来,其毛羽自然珍贵,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动物不受拘束和束缚的状态。接着,“岂为饮啄谋,下争鸡鹜食”则表明这种动物不会为了觅食而争斗,而是保持着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紧接着的“远势待盘空,奋飞终有力”,则展现了白鹤振翅高飞、充满力量的场景,暗示着自由飞翔的力量和决心。

诗的最后一句“主人眷顾深,珍重异凡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珍稀鸟类的关注和爱护,将其视为不同寻常且珍贵的存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示了潘曾玮作为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由和个性的重视。

《嘲鹤篇呈少荃中丞》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生物的自由本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这一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价值和精神追求的思想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