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川返棹途中

虞山犹在眼,西风吹鹢首。
秋光正澄澹,偷闲未可负。
遥村与近墅,画意满林薮。
恍如对耕烟,直欲追子久。
生长此钓游,烟霞恣所取。
始知造化师,不在绳墨守。
新霜上高枫,斜日挂疏柳。
迤逦转双桡,参差写坡阜。
道似目击存,巧藉天工牖。
前年咏四图,今日伤吾友。
吾画倘可成,赏音问谁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琴川返棹途中》是清代诗人潘遵祁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潘遵祁是清朝时期的文人,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著称。其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眼光。
  2. 作品原文及翻译: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虞山犹在眼,西风吹鹢首。秋光正澄澹,偷闲未可负。遥村与近墅,画意满林薮。恍如对耕烟,直欲追子久。”。
  3. 白话译文:这首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从琴川返程途中所见之景。诗句中的“虞山犹在眼,西风吹鹢首”描绘了远眺虞山的景象,山影依稀可见;“秋光正澄澹,偷闲未可负”表现了秋天的宁静和悠闲,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辜负的情怀。
  4. 词句注释:此句中的“虞山”指的是苏州附近的一座山脉,而“西风”则带有一种季节变换的感觉,“鹢首”是指鹢鸟的头部。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5. 作品赏析鉴赏: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赏析,人们不难发现其蕴含的深刻哲理。潘遵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也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摹,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6.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根据其风格和内容推测,它可能创作于潘遵祁的某个闲暇时期或是归乡途中。这样的时光往往容易让人产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7. 名家点评:历史上不乏对潘遵祁诗歌艺术成就的评价。一些学者认为,他的诗歌能够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思想深度。

《琴川返棹途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和深情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思考,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