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 忆木香书室,时杭信云欲移居

檐雨窗多藓,瓶风研有花。夜深归去月西斜。长认一灯红出、碧窗纱。
往事随流水,乡心托暮霞。纵教身似返林鸦。只恐木香棚外、已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是指通过文字、语言等符号系统来表现的,能够传递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文本形式。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体裁,旨在通过艺术加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南歌子·忆木香书室,时杭信云欲移居》是清代诗人谈印梅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对木香书室中的景象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词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精致刻画,又有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过去时光的怀旧之情。

词的开篇“檐雨窗多藓,瓶风研有花”便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索的氛围。雨水打湿了窗户,使得苔藓在窗上生长出一片片青涩;瓶子中吹来的风带来了花香,但随之又似乎带走了花朵的生命。这样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木香书室的环境,也隐含着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慨。

“夜深归去月西斜”,则是将读者的视角带入夜晚,月光斜照之下,一切似乎都显得更加宁静而遥远。这里的“月西斜”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述,更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落幕。

紧接着,词人写到“长认一灯红出,碧窗纱”。这里,“一灯红处”,象征着希望与坚持,同时也暗示了孤独与坚守。“碧窗纱”则增添了一层朦胧与神秘感,仿佛透过这薄薄的纱帘,可以窥见另一个世界。

最后一句“往事随流水,乡心托暮霞”,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在这里,“往事随流水”意味着所有美好的记忆如同流水一般消逝,而“乡心托暮霞”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深深思念和不舍。尽管身在他乡,但那份对故乡的牵挂却如夕阳下的晚霞一般,永不消退。

谈印梅的《南歌子·忆木香书室,时杭信云欲移居》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