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 见萤火寄碧梧姊

纤云卷尽星河淡,疏萤乍飞幽径。树杪筛风,萝梢挂月,山气经秋先冷。流光不定。看点点吹来,槐烟破暝。十载离乡,旧游回首漫重省。
新凉初散馀暑,瑶阶曾见处,梧坠金井。罗扇轻挥,珠帘巧入,浴后画栏同凭。添辉弄影。想静映琴书,自生吟兴。此夕天涯,照人清漏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见萤火寄碧梧姊》是清代诗人谈印梅所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萤火虫与碧梧树的描写,表达了离愁别绪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谈印梅,字缃卿,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她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擅长诗词和绘画。
  • 词作内容:此词描述了作者在秋天夜晚见到萤火虫飞过幽静的小径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词中通过萤火虫与碧梧树的自然意象,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及对旧游之地的无限眷恋。
  1. 词的原文
  • 原文摘录:纤云卷尽星河淡,疏萤乍飞幽径。 树杪筛风,萝梢挂月,山气经秋先冷。
  • 原文赏析: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画面。首先,“纤云卷尽星河淡”描绘了夜晚天空中云彩渐渐散去,星光透过云层显得格外明亮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疏萤乍飞幽径”则是说稀疏的萤火虫开始在小径上飞舞,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最后,“树杪筛风,萝梢挂月”则具体描述了风在树梢中穿梭,月光从树叶缝隙中洒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美丽的氛围。
  1. 词的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整首词巧妙地使用了“萤火”与“碧梧”两个意象。“萤火”象征微弱但坚韧的光芒,暗示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希望;“碧梧”则代表着高洁和坚强,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词中的视觉和情感基调,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景,又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理想。
  • 语言风格:“纤云”、“疏萤”、“流光”等词汇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词的意境美,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情绪。这些词汇的选用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
  1. 历史和文化价值
  • 历史文化价值:《齐天乐·见萤火寄碧梧姊》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代文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 艺术鉴赏价值:作为一首词,《齐天乐·见萤火寄碧梧姊》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鉴赏价值。其优美的词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都值得细细品味和研究。

《齐天乐·见萤火寄碧梧姊》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也是清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还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