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感兴

人道诗豪与酒豪,问心我敢托风骚。
三年客路空怀剑,一笑屠门欲放刀。
愿得拈花参正果,悔曾食菜到邪蒿。
即今一病犹能起,禅悦非关醉学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起感兴》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是诗人在夔州因病初愈时所作。此诗共四首,内容多写病后初愈,心情舒畅,精神振作。

第一首以“病眼”起笔,点明题旨。接着,诗人从自己的感受谈起:“卧喜万山亲”,意思是说喜欢躺在病床上,眺望万山,亲近大自然。这里用典。“万山”指夔州的群山。杜甫曾自称为“杜工部”。

第二首写诗人因长期忧虑国事而患病,现在病已痊愈,因此感到十分欣慰,并希望从此能过上平静的生活。诗中说:“今人嗤吾老”,意思是说我如今老了,却仍被世人讥笑;“病眼未眠忧复忧”,表示自己虽然眼睛已经不痛了,但仍然忧虑重重。

第三首写诗人病愈后的心情。“细草微风岸”,意思是说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长草色,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落花时节动”一句,是写诗人在病愈后,看到满地落花,心中顿生感慨。

第四首写诗人久病初愈,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准备去游历名胜古迹。诗中写道:“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说病树的前面有万棵树木欣欣向荣,比喻自己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病起感兴》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是诗人在夔州因病初愈时所作。这组诗共有四首,内容多写病后初愈,心情舒畅,精神振作。其中第一首以“病眼”起笔,点明题旨。接下来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诗人病愈后的感受和心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