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人日偕钟绍泉、何弼臣、程干卿诸君游工部草堂感赋

寒意初销,韶光渐美,屈指新正一七。薄雾烘晴,微风送暖,偕伴骋游芳陌。万里桥西去,好探取梅花消息。草堂买醉香醪,酒痕红泛春色。
杜老千秋诗史,尚垂暮依人,苦吟长客。蜀国栖迟,乡关乱阻,天下也如今日。我辈伤身世,亦无可奈何时节。仰企低徊,不禁枨触愁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春人日偕钟绍泉、何弼臣、程干卿诸君游工部草堂感赋》是潘榕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与友人共同赏花的情景。潘榕通过这首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画面。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潘榕(生卒年不详)是一位近现代诗人,他的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古典诗词的深刻理解。潘榕的作品往往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深受读者喜爱。
  1. 诗作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寒意初销,韶光渐美,屈指新正一七。薄雾烘晴,微风送暖,偕伴骋游芳陌。万里桥西去,好探取梅花消息。草堂买醉香醪,酒痕红泛春色。杜老千秋诗史,尚垂暮依人,苦吟长客。
  • 翻译:春天的气息逐渐浓厚,时光也变得更加美好,屈指算来正是正月十七。薄雾散去,晴空如洗,微风送来温暖,与朋友们一同在芳草小径上畅游。走到万里桥时,好去探听梅花的消息。在工部草堂里痛饮,酒杯上的酒痕染上春天的色彩。杜甫虽然已千年过去,但依然以诗歌记录着人生,陪伴人们度过晚年,像一位苦苦追寻真理的苦吟诗人。
  1. 诗句赏析与注释
  • 赏析:《探春·人日偕钟绍泉、何弼臣、程干卿诸君游工部草堂感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薄雾烘晴,微风送暖”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
  • 注释:此诗创作于清代,全诗共五十六句,每句均为八言,共计四十二行。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感染了无数读者,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1. 诗作主题
  • 自然之美:诗中的“寒意初销,韶光渐美”以及“薄雾烘晴,微风送暖”等描写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友情之珍贵:诗中的“携手骋游芳陌”和“好探取梅花消息”等句子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共同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和深厚。
  1. 文化背景
  • 古代诗歌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古诗一直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形式。潘榕的这首诗继承了这一传统,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 文人雅集:古代文人常有雅集,品茗赏花,交流心得。潘榕的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文化情趣和审美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万里桥”、“梅花”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象征着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韵律和谐:诗的韵律设计严谨,每个字的平仄音调都经过精心安排,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悦耳。
  1. 历史影响
  • 历代传唱:这首诗因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被后人多次传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 学术研究:学者们对这首诗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
  1. 现代解读
  • 现代语境: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 情感共鸣:现代人可以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共鸣,激发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珍视。

《探春人日偕钟绍泉、何弼臣、程干卿诸君游工部草堂感赋》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触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灵感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