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送绮云字女史归伦敦,酒阑复歌此调

楼外斜阳红一线。怕看香车,不把湘帘卷。草草离筵花下款。多情许握黄金钏。
恨别江郎肠惯断。海角蓬飘,甚日重相见。莫惜深杯珍重劝。醉中禁得天涯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送绮云字女史归伦敦,酒阑复歌此调》是潘飞声创作的一首词。潘飞声(1858-1934),字兰史,号剑士、心兰、老兰,别署老剑、剑道人、说剑词人、罗浮道士、独立山人等。他祖籍福建省人,先祖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广东经商,遂落籍于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潘氏家族在香港《华字日报》、《实报》主笔工作,并活跃在南社。他长于诗词书画,尤其擅长行书和折枝花卉画,被誉为“近代岭南六大家”之一。

《蝶恋花·送绮云字女史归伦敦,酒阑复歌此调》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意境营造上。词中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卷:斜阳下,楼外红光一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女子离别的场景被渲染得既哀婉又动人,香车缓缓前行,湘帘未卷,增添了几分别离时的含蓄与留恋。这种对离情的细腻刻画,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此外,词中运用了“恨别江郎肠惯断”这样直白而深情的语句,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蝶恋花·送绮云字女史归伦敦》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深情的词句以及富有时代特色的历史背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一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词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