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无声,青天似水,芳塘残雨初收。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
银钩。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
满庭霜·秋夜寄得月校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秋夜寄得月校书》是北宋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在建炎三年(1129年)秋天所作,当时作者因反对投降政策而被捕,流寓于岭南的荒僻之地。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满庭芳·秋夜寄得月校书》为宋人张孝祥所做,作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张孝祥是一位爱国词人、抗金名将;他曾任荆湖南路安抚制置使、镇南军节度使等职,并曾出任过两浙西路兵马都部署、建康留守等重要职务。
这首词是一首抒发壮志难酬之苦闷和对故国的深情思念之情的抒情之作。全词以“满江红”起句,写自己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下阕中,则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心情。最后两句,更是流露出作者对故国的无限眷念与怀念。
在艺术风格上,这首词运用了豪放派词人常用的手法,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等等。同时,它也融入了一些婉约派的特色,使整首词既有豪放之气,又不失婉约之意。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词成为了宋代词坛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张孝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远的理想抱负,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南宋时期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