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和樊山易顺鼎

任添万札千珰,总传不尽相思意。偏偏又是,中秋到也,月华如水。玉笛谁家,数声吹得,行云都滞。堪碧空洗净,人间天上,全进在,冰壶里。
要睡怎生能睡。且徘徊、伴他幽桂。今夜鄜州,定应念我,杜陵身世。虚幌清辉,泪乾鬟湿,甚时双倚。怕此情说与,素娥知道,也堪憔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和樊山易顺鼎》是一首词,由现代诗人潘飞声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生平
  • 基本信息:潘飞声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不仅擅长诗词,还长于书画,并以其苍秀遒劲的行书和折枝花卉画闻名于世。
  • 家族背景:潘飞声的祖籍为福建省人,他的先祖在清乾隆年间迁居广东经商,遂落籍于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
  1. 词作原文
  • 原文节选:《水龙吟·和樊山易顺鼎》全文如下:“任添万札千珰,总传不尽相思意。偏偏又是,中秋到也,月华如水。”。
  1. 主题内容
  • 相思意:全词贯穿着深深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词人与远方之人的思念与牵挂。
  • 中秋情:词中提及“中秋”,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潘飞声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 艺术风格:词风古朴,语言精炼,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水龙吟·和樊山易顺鼎》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其所蕴含的情感、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及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