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元允修观察

君才十时流,名场累侘傺。
夜光暗投人,鲜不按剑视。
夙具礌砢节,怀中甘灭刺。
放棹游山阴,新诗秋鹤唳。
千岩与万壑,笔底纷然会。
归来举似我,此宁毕君事。
时乎难再来,幸睹雍熙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元允修观察》是清代诗人潘淳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古典文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潘淳,字子真,号东皋,清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文献中鲜有记载,但从诗中透露出的豪放不羁和对友情的珍视可以看出,潘淳是一位性情豁达、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

  2. 作品原文:君才十时流,名场累侘傺。夜光暗投人,鲜不按剑视。夙具礌砢节,怀中甘灭刺。放棹游山阴,新诗秋鹤唳。千岩与万壑,笔底纷然会。归来举似我,此宁毕君事。时乎难再来,幸睹雍熙世。

  3. 整体翻译:这首诗的译文表达了对元允修观察的赞美和对其人格的敬佩。诗中通过描绘元允修观察的才情与遭遇,以及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展现了一位文人在名利场中的孤独与坚守。

  4. 词句注释:诗中的“君才十时流”指的是元允修观察虽然才高八斗,但在世俗的眼光中却如同流水一般短暂。“夜光暗投人”则形容元允修观察虽才华横溢,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显得默默无闻。

  5. 白话翻译: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元允修观察的才华与命运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他人格的崇敬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6. 创作背景:潘淳创作此诗的背景可能是在其与元允修观察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对对方的观察和理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7. 名家点评:历代以来,许多学者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

  8. 轶事典故:关于这首诗的出处和创作过程,目前尚未找到确切的历史记录。不过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断它是潘淳在特定情境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时代烙印。

《赠元允修观察》不仅是潘淳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智慧和道德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