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风霜只自疑,难将身世问时宜。
穷愁只合吾侪事,姓氏羞为狱吏知。
见说成书刑铸鼎,不闻有梦召胥靡。
南山此去躬耕好,未可重题酒后诗。
虎林漫成四首同吴愧庵作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林漫成四首同吴愧庵作》是明朝诗人潘柽章创作的。这首诗是与友人吴愧庵共同创作的,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
潘柽章(1547-1620),字仲理,号东山,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虎林漫成四首同吴愧庵作》的原文如下:
阅历风霜祇自疑,
难将身世问时宜。
穷愁只合吾侪事,
姓氏羞为狱吏知。
见说成书刑铸鼎,
不闻有梦召胥靡。
南山此去躬耕好,
未可重题酒后诗。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历经人生风雨后的心境变化。第一句“阅历风霜祇自疑”,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困惑与不确定。第二句“难将身世问时宜”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难以判断自己的命运和未来。第三句“穷愁只合吾侪事”透露出诗人认为人生的困境和忧愁是每个人的宿命。第四句“姓氏羞为狱吏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和对其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清高脱俗的文人气质,同时也不失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潘柽章的这种创作方式,在当时文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诗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深思。
《虎林漫成四首同吴愧庵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作品,更是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