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菊

粉本胜龙眠,白描通画禅。
青娥真耐冷,着意斗婵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菊》是清代诗人薛幼芸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月菊》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以下是对《月菊》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月菊》的作者是薛幼芸,她是一位岁贡生,何栻之室。何栻在江西建昌府任知府期间,因粤匪围城而英勇捐躯,后被朝廷追赠为孝烈夫人,并立有专祠以纪念他。薛幼芸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和忠诚。
  2. 诗歌原文:《月菊》全文如下:粉本胜龙眠,白描通画禅。青娥真耐冷,著意斗婵娟。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表现力展现了一幅秋夜菊花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素雅的环境中,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3. 艺术特色:《月菊》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上。全诗仅有短短四句话,但每一句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如“粉本胜龙眠”描绘了菊花的花瓣如同龙眠般精美;“白描通画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和禅宗的理解;“青娥真耐冷”则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寒冷中依然傲然挺立的姿态。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4. 历史背景:《月菊》的创作背景是清代末年的社会动荡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薛幼芸作为一位岁贡生,她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
  5. 后世影响:《月菊》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薛幼芸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清代诗词创作中的佳作之一。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曾受到《月菊》的影响,从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探索文学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6. 文化价值:《月菊》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遗产。它代表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一种风格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对《月菊》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月菊》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