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遣怀

芳晨谁共一壶倾,片月孤臣相对清。
风里萧疏多白发,树间淅沥有秋声。
梅花羌笛催诗思,远杵寒砧动客情。
极目凄然怀故里,高堂何日奉瑶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夜遣怀》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而非卢震。该诗以深沉的情感与精湛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的孤寂与感慨,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六年归卧水云乡,本自无闲可得忙?
    羸病岂知身尚健,迂疏真与世相忘。
    霜清水落年华晚,月黑枭鸣夜漏长。
    琐琐井蛙何足计,一篇秋水笑蒙庄。
  2. 诗歌赏析
  •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中秋夜遣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
  • 情感表达:陆游在诗中用“六年归卧水云乡”表达了自己长期远离政治中心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他用“本自无闲可得忙”抒发了自己虽忙碌却感到空虚的内心。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的“霜清水落”和“月黑枭鸣”都是典型的中秋夜晚景象,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不满。
  • 哲学思考:“琐琐井蛙何足计,一篇秋水笑蒙庄”。这里陆游将自身比作井底之蛙,认为自己的见解浅薄,不足以与庄子相比,从而表达了自己对知识深度的追求与对超越世俗的渴望。
  1. 作者简介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者、军事家,其词风格变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陆游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霜清水落年华晚”通过对比霜水的寒冷和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易逝的感叹。
  • 语言特色:陆游的诗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句往往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能够引发读者深思。如“琐琐井蛙何足计,一篇秋水笑蒙庄”,这里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吹不尽,东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都展现了陆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秋夜遣怀》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抒情诗,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展现诗人深邃情感和独特视角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历史价值,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