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风物美,命俦访净域。咫尺邻韬光,微雨泥游屐。
荏苒至仲冬,梦绕北山北。幸兹气候暖地鲜,冰雪积乘兴续前。
游踽踽,行踪僻。落叶踏有声,衰草践无迹。舆夫各贾勇,上上径益仄。
猱升达峰腰,螺旋入林隙。遂登最高头,灵境金仙辟。
山门毁劫火,佛像委路侧。庄严易变迁,流峙何终极。
凭虚恣胜赏,萧然尘虑涤。近眺西子湖,波光漾空碧。
远瞰钱塘江,潮痕净如帛。空山作睡态,老木含霜色。
藤枯缀果红,竹密翳云黑。驯禽暗窥人,癯僧出伺客。
汲泉烹苦茗,独酌意良得。但知天地宽,不觉身世窄。
掀髯动清兴,拈毫思疥壁。胜地富诗材,奇景绌笔力。
下山近黄昏,鹤唳诸天寂。
十一月既望独游韬光得诗二十二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一月既望独游韬光得诗二十二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于十月十五日(即小寒)的出游,在孤山与苏舜钦相会的情景,以及他与苏舜钦同游孤山时所作诗歌22首。
全诗共22句,每句7字,共有154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十月小阳春,天高气爽风清。
孤山郁盘翠,草木皆含情。
湖波静如镜,倒影碧连空。
游人踏落叶,步声随风送。
我与子交欢,谈笑忘尘中。
共饮一杯酒,意趣两无穷。
坐石看云起,心随飞鸟东。
江水悠悠去,白帆映晚红。
山色入诗思,佳句自胸涌。
笔落惊风雨,诗意洒江中。
回首望孤山,苏子亦何同。
相约明年会,再续友情浓。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孤山上相聚的快乐时光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