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皖江阻雨日与朱久香学使兰何小宋方伯璟吴竹庄廉访坤修诗筒往来自题酬唱诗后

系缆不能发,酾酒酹春江。江间波浪千尺,留客角词场。不向公卿屈膝,翻向公卿斗捷,老我十分狂。一醉弄柔翰,赢得小奚忙。
争迟速,分殿最,共平章。堂堂大将旗鼓,谁屑倒戈降。篷背雨声淅沥,恰与吟声相答,长啸水云乡。敝帚自珍惜,佳话记归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皖江阻雨日与朱久香学使兰何小宋方伯璟吴竹庄廉访坤修诗筒往来自题酬唱》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这首词作于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当时张孝祥正在芜湖任通判,而其好友朱久香、兰何、小宋等均在芜湖。

词的上阕写皖江之阻雨景。“皖江”是指位于安徽省的长江支流——皖河。“阻雨”即天气阴晦,雨水连绵。作者以“淮山”起兴,描绘了一幅皖江两岸山水的图画。“淮山”,即今安徽省境内的群山,这里用以代指皖江的山势,既表现了皖江的秀丽景色,又寓含着词人对家乡山川的深情怀念。

下阕写词人为友人赋新诗的情景。“我亦”三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他们才华的由衷赞赏。词人在为朋友创作诗歌时,不仅倾注了心血和汗水,而且倾注了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真诚的、热烈的,也是深厚的、持久的。词人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敬仰。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宋代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