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过平阳县

雨过空翠滴,风转弱云低。
一路杏花发,满山春鸟啼。
人家斜崦口,城郭夕阳西。
不信尘中得,行行惜马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过平阳县》是一首描绘雨后春日景象的五言律诗。它由清代诗人钱维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清新空气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基本资料:钱维城,字幼安,号纫庵,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一甲一名进士及第,授职修撰,官至刑部左侍郎。他的书法得苏轼之神韵,画法则取元人之笔意,作品苍润有力。有《茶山集》。卒谥文敏。
  • 文学成就:钱维城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作中。他擅长创作五言律诗,其作品中不乏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现实的佳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雨后过平阳县》的原文如下:
雨过空翠滴,风转弱云低。  
一路杏花发,满山春鸟啼。  
人家斜崦口,城郭夕阳西。  
不信尘中得,行行惜马蹄。  
  • 诗句解析:这些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雨过空翠滴”描绘了雨后空气中湿润而清新的感觉;“风转弱云低”传达了风轻云淡、景色宁静的氛围。“一路杏花发”,“满山春鸟啼”则是对春天景色的具体描绘,杏花盛开与鸟儿欢快的歌唱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钱维城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著称。在《雨后过平阳县》中,他用朴素的文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信尘中得”一句,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生活的远离,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之一,《雨后过平阳县》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雨后过平阳县》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钱维城个人文学才华的展示,也是清代文人对自然界美的一种赞颂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自然景观描写,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