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在郡闻计甫草讣

吴山人日棹春冰,哭罢先师哭友朋。
造物爱删耆旧传,江南愁挂上元灯。
草堂诗句追高适,佛土熏修失右丞。
同作逐臣君又死,梅花笛里雪鬅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人日在郡闻计甫草讣》是明末清初诗人钱陆灿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局势。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
  • 钱陆灿(1612—1698),清代江南常熟人,字尔韬,号湘灵,又号圆沙。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藏书家和学者,曾教授于常州、扬州、金陵等多地,被公认为东南文坛的重要领袖。
  1. 诗歌原文
    吴山人日棹春冰,哭罢先师哭友朋。
    造物爱删耆旧传,江南愁挂上元灯。
    草堂诗句追高适,佛土熏修失右丞。
    同作逐臣君又死,梅花笛里雪鬅鬙。

  2. 诗歌解析

  • “吴山人日棹春冰”: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踏着结冰的湖面前往吴山的情景,暗示了他内心的哀伤与孤独。
  • “哭罢先师哭友朋”:通过表达对已故师长和朋友的哀悼,展示了作者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情怀念。
  • “造物爱删耆旧传”:这里的“耆旧”指的是年长的学者,而“爱删”则表达了这些学者因时代变迁而被遗忘或忽视的现实。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传承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江南愁挂上元灯”:上元节是元宵节,灯笼是节日的象征。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以及节日中人们的欢庆场面所带来的忧愁。
  • “草堂诗句追高适”:通过模仿唐代诗人高适的风格,作者表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古典诗歌形式的尊重。
  • “佛土熏修失右丞”:这里的“右丞”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而“熏修”则暗指佛教修行。作者可能是在批评一些文人墨客过分沉迷于宗教修行而忽视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 “同作逐臣君又死”:表达了作者对于君主的忠诚与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阶层的政治境遇。
  • “梅花笛里雪鬅鬙”:通过描绘梅花和雪花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在艰难时世中的坚韧与不屈。

《人日在郡闻计甫草讣》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