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潘璜溪凌叔子张策时王兰成作

木落雁南下,天涯各滞淫。
百年多病客,九日故乡心。
风度高楼笛,寒生别浦砧。
西山爽气在,无计一登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同潘璜溪凌叔子张策时王兰成作》是清代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木落雁南下,天涯各滞淫”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落叶飘零、大雁南飞,诗人感叹时光匆匆,自己漂泊在外,无法与故乡人共度佳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的无奈感慨。

“百年多病客,九日故乡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一生多病的他,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更是倍感凄凉,故乡的山水美景勾起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境遇,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家乡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风度高楼笛,寒生别浦砧”描绘了诗人所在的环境以及感受到的氛围。秋风凛冽,高楼之上传来阵阵笛声,而远离故乡的人们在寒风中吹奏着离别之音。这种景象既渲染了节日的凄凉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细腻捕捉。

“西山爽气在,无计一登临”则是诗人对于这次重阳节旅行的一种无奈表达。虽然景色宜人,但诗人因各种原因未能登上高处,只能远远地欣赏,无法亲自体验那份清爽的气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无法实现的遗憾。

《九日同潘璜溪凌叔子张策时王兰成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古代社会风貌的文化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还可以从中汲取古人的情感智慧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