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鹾使公泛舟海口

拊鼓鸣钲万橹齐,小舟凫雁大鲸鲵。
披襟潮逐雄风上,卷幔天临少海低。
全楚鱼盐归簿领,一编磊落射珠犀。
仙舟吟醉邀同济,直到龙门路不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陪鹾使公泛舟海口》是一首清代诗人鲍皋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鲍皋,字子高,号南屏山人,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末年。《奉陪鹾使公泛舟海口》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诗歌风格:鲍皋擅长七言律诗,其诗风雄浑大气,语言精炼,善于以简洁的笔墨描绘宏大的场景与深沉的情感。在这首诗中,鲍皋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海口泛舟时的壮观景象及其内心的豪迈与旷达。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析:抚鼓鸣钲万橹齐,小舟凫雁大鲸鲵。披襟潮逐雄风上,卷幔天临少海低。全楚鱼盐归簿领,一编磊落射珠犀。仙舟吟醉邀同济,直到龙门路不迷。
  • 诗意阐释: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幅海口泛舟的壮丽图景。从万橹齐鸣、小舟如雁鸭般穿梭在大鲸鲵之间,到披襟面对汹涌的海浪、卷幔仰望低垂的天空,每一细节都充满了动态的生命力。全楚的鱼盐归簿领,一编的书籍里装满了璀璨如珠的珍宝,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仙舟中吟诗作乐邀请同行者,直至到达龙门路不迷茫,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与豪情壮志。
  1. 艺术特色
  • 修辞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象征、借代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如“万橹齐鸣”将鼓声比作众多船只的合奏,既表现了海上船队的庞大,也渲染出了紧张而有序的氛围;“卷幔天临少海低”则通过卷帘的动作表现出天空和海水的相对位置,增强了视觉效果。
  • 结构布局: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开篇描绘了海口泛舟的壮观场景,中间部分深入描写了泛舟过程中的种种感受,结尾则回归主题,表达了诗人豪迈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非常繁荣,海上交通频繁,文人墨客常有机会体验航海的乐趣。因此,鲍皋的这首诗反映了那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思想内涵:通过描写海口泛舟的宏伟场面和丰富的想象,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自由、豪放人生的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

《奉陪鹾使公泛舟海口》作为清代著名诗人鲍皋的代表作品,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受到后人的喜爱和研究,更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被世代传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大海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动荡时代中追求自由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