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开遍春花

风恬日暖艳阳春,南陌东郊处处新。
树底桃娘邀李妹,枝头蝶使唤蜂臣。
石家帐幔虚前席,潘县芳菲拜后尘。
珍重青皇须驻辇,酒旗招遍赏花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开遍春花》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钱元起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钱元起(约1736年~1795年),字仲文,号石屋,台湾县人,清乾隆年间生员。他的这首《赋得开遍春花》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从艺术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文人骚客之间广为流传。七言律诗要求每句七个字,共有四联八句,押平声韵,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钱元起的这种创作方式充分体现了他对传统形式的尊重和继承。

从内容上分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诗中的“风恬日暖艳阳春,南陌东郊处处新”两句,通过描写温暖的阳光和明媚的天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树底桃娘邀李妹,枝头蝶使唤蜂臣”则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盛开、蜜蜂忙碌的景象,这些生动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从语言风格上看,钱元起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诗中的“树底桃娘邀李妹,枝头蝶使唤蜂臣”等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动的形象和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此外,诗中的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这也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

《赋得开遍春花》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艺术品,它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无论是从艺术形式、内容还是语言风格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