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赤山寺

何事穷山作上方,随缘挂锡即僧房。
村童息虑真菩萨,野鸟忘机大法王。
无数人烟通佛国,有时梵呗到农桑。
试看处处天花落,散作人间稻麦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赤山寺》是明代诗人释函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赤山寺的宁静与美丽。具体介绍如下:

  1. 诗歌原文:竹杖行过暗怆神,同来况尽异乡人。日光独照黄金地,天意还留紫塞春。岭徼十年花是梦,江南万里雁成群。何须更上孤山顶,万古苍茫一色云。

  2. 作者介绍:释函可是明代的一位僧人,他的作品多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学思想的领悟。在佛教中,“赤山”常常被用来代表佛教信仰的核心或精神的归宿。

  3. 诗作背景:《过赤山寺》的创作时间难以确定,但根据文中“日光独照黄金地”,可以推测这是在白天进行的游览。此外,诗中的“隔溪茅屋半开扉”,“绿护晴林尽打围”,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幽静谧之地。

  4.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色彩、光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超脱的氛围。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赤山寺景色的赞美,也通过对比“十年花是梦”和“江畔雁成群”等景象,传达了一种对人生旅途的哲思和感慨。

《过赤山寺》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之美赞叹的诗篇,也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为后人提供了一种从繁忙生活中抽身而出,寻找内心平静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