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双坡作郡江西

邕管烽烟近若何,江乡咫尺亦干戈。
欲归我竟无山买,此去诗应似水多。
闺思定难抛锦字,官声何必在金坡。
相思历历犹相见,遥指丰城识太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邓双坡作郡江西》是清代诗人钱宝廉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钱宝廉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期望。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赞誉。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这首诗的原文如下:“邕管烽烟近若何,江乡咫尺亦干戈。欲归我竟无山买,此去诗应似水多。”翻译成中文大致为“邕管烽烟近若何,江乡咫尺亦干戈。欲归我竟无山买,此去诗应似水多。”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邓双坡赴任江西时的复杂情绪。一方面,烽烟四起,战乱连连,家乡也未能幸免于难;另一方面,作者虽然渴望归隐山林,却发现自己无处可买,无法远离尘世纷扰。同时,作者认为此行虽艰难,但诗歌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同流水般绵延不绝。
  3. 诗歌赏析:钱宝廉在诗中用“邕管烽烟近若何,江乡咫尺亦干戈”来形容战争带来的动荡不安,以及家乡同样遭受战火之苦的现实。而“欲归我竟无山买,此去诗应似水多”,则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却又因为现实的无奈而不得不接受这份重担。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了整首诗,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作品,人们能够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诗人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