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石湖

治平寺南湖翠昏,柳枝茭叶见滩痕。
楞伽不管无情雨,一夜吹花落范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石湖》是清代诗人钱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他是清朝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曾历任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务。
  1. 诗歌原文
    治平寺南湖翠昏,柳枝茭叶见滩痕。
    楞伽不管无情雨,一夜吹花落范村。

  2. 诗意解析

  • 治平寺南湖翠昏:描述的是治平寺南边的湖水在黄昏时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
  • 柳枝茭叶见滩痕:通过描绘柳树枝条和茭叶上的泥土痕迹,反映出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
  • 楞伽不管无情雨:这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使是无情的大雨也无法改变其心境或影响其情绪。
  • 一夜吹花落范村:通过夜晚花朵被风吹落的景象,隐喻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情感。
  • 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如“一夜吹花落范村”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隐喻了人生的变迁。
  1. 文化意义
  • 《望石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 作为清代文人的作品,它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趣味。
  1. 鉴赏评价
  • 这首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 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感情。

《望石湖》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哲思,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