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游橐金归岂多,急此巩误他人磨。
昨为言之今已得,激昂使我成悲歌。
我歌直为巩永固,我悲不独巩永固。
茫茫天地忠义人,旧物流传孰如故?
大江月照扬州城,中有乐安玉印明。
明年君归携此行,两印百年犹在京。
问何去去江南程,玉虽有字曾无声。
愿君与购贵主印,后先漂转重合并。
香檀作匣盖刻铭,志趣差同号与名。
夫妇于人本不轻,况其家国关死生。
集散木庵严侍读已买得巩忠烈公两玉印出观复为歌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散木庵严侍读已买得巩忠烈公两玉印出观复为歌之》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玉印”为题,通过赞美巩忠烈公(即明末忠烈将领史可法)的英勇事迹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借咏史抒怀,抒发了对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杨慎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疾苦,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创作了这首咏史抒怀之作。
在诗歌中,杨慎通过对巩忠烈公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英勇形象。诗中的“玉印”象征着英雄的荣誉和地位,而“出观”则暗示了巩忠烈公为国家立下的赫赫战功。诗人通过咏史抒情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杨慎在这首诗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而英雄的精神和品质更是值得后人学习和传颂的。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巩忠烈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集散木庵严侍读已买得巩忠烈公两玉印出观复为歌之》这首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杨慎个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