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头陀行,光明动帝后。
两宫赐剃染,少府给组绶。
脱却金纹衣,麻鞋露两肘。
毗卢金像设,梵策琅函剖。
煌煌慈光额,天子维献寿。
金貂驰北黟,银榜贲南斗。
寺踞天都陇,面势抗龙首。
朱砂拱其左,叠嶂掖而右。
飞阁千寻涌,诸天四围负。
龙像震旦尊,钟鱼六时吼。
幡幢内家织,斋钵大官糗。
铺张金世界,变现锦陵阜。
呜呼卅年来,沧桑逼阳九。
宫移长信屡,卜应沙鹿久。
玉衣寝庙重,脂泽镜奁厚。
八极诚晏如,三灾所时有。
椒涂恩赐节,榆塞金钱走。
招提佐军兴,衲衣裁短后。
我来礼慈光,俯仰思文母。
僧徒日鱼雅,禅诵午哗扣。
空山犹升平,慈恩正摄受。
泉流石塔下,桃红碧溪口。
客拜漉水囊,僧持扫花帚。
尚祈白毫力,庶复金轮旧。
顶礼九莲座,涕洟重稽首。
慈光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慈光寺》是清代德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山慈光寺的地理环境、建筑特色以及自然景观,展现了其壮丽与古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背景:德溥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创作了众多诗歌来赞颂自然美景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慈光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地位。诗中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慈光寺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历史的尊重。
文学价值:《慈光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歌,还通过具体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境界。其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黄山的自然美和诗意。
文化意义:慈光寺是安徽省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在《慈光寺》中得到体现。这首诗为研究古代中国宗教建筑和文人墨客的山水游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慈光寺》作为德溥对黄山慈光寺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建筑的崇敬态度以及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与艺术,并感受到古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