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偶题

渌水潆回石径斜。绕溪一带种梅花。万花深处是侬家。
自写闲情依翠竹,爱看清影浣春纱。小庭风静稳栖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 · 偶题》是宋代诗人钱凤纶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全文
  • 渌水潆回石径斜:绿水环绕,石径斜斜延伸,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宁静的意境。
  • 绕溪一带种梅花:在溪边一带种植的梅花,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 万花深处是侬家:在繁花似锦的地方,便是自己温馨的小居。
  • 自写闲情依翠竹:用翠竹来表达自己的闲适之情,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 爱看清影浣春纱:透过清澈的身影和春纱,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小庭风静稳栖鸦:在一个安静的小庭中,安稳地栖息着乌鸦。
  1. 作者介绍
  • 钱凤纶:字云仪,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词人。
  • 生平经历:他与黄式序的妻子之琼女有婚姻关系,并著有《古香楼词》。
  • 创作风格:钱凤纶的词作以清新脱俗、细腻入微著称,擅长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浣溪沙·偶题》的创作年代不详,但可以推测为清代。在那个时期,文人墨客普遍注重诗词创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文学价值: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还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1.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词中的“渌水潆回”、“绕溪一带种梅花”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
  • 情感细腻:通过对翠竹、春纱等细微之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闲适与满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语言优美:整首词的语言流畅、韵律和谐,充满了音乐美。特别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既富有诗意又不失真实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清代词人的代表作品之一,《浣溪沙·偶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清代诗词艺术的重要资料。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许多文人骚客都曾效仿此词的风格进行创作,可见其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与影响力。

《浣溪沙 · 偶题》不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的窗口。通过对它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