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

吹角城头变徵声,艨艟海上剧纵横。
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
请地欲营三窟狡,登坛畴令一军惊。
仓皇自趣潼关战,遂使豺狼到两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是清代诗人鲍瑞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介绍
  • 鲍瑞骏,字桐舟,歙县人,有《桐华舸诗钞》。
  1. 诗歌原文
    吹角城头变徵声,艨艟海上剧纵横。
    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
    请地欲营三窟狡,登坛畴令一军惊。
    仓皇自趣潼关战,遂使豺狼到两京。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歌开篇便以“吹角城头变徵声”为引,描绘了一幅战争前夕的景象。接着,“艨艟海上剧纵横”进一步扩展了战争的残酷与混乱。这种通过具体景物描绘来营造氛围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 情感深沉:诗歌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如“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不满以及对历史的无奈。而“仓皇自趣潼关战,遂使豺狼到两京”则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
  • 语言优美:鲍瑞骏在创作此诗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的语言既富有音乐美,又具有画面感。如“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中的“吞吴恨”和“许越成”等词汇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鲍瑞骏高超的艺术才能,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文化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