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洪稚存近作后

乾坤大如此,晴雨又何奇。
上下阅千古,荣枯任四时。
云空飞逸气,月皎见清思。
燕赵吾桑梓,能歌慷慨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洪稚存近作后
作者:张潮
余读《南华真人外传》,有感于洪稚存之《北湖小记》也。
稚存在西湖,筑室三间临流,号北湖居士;其地在孤山麓,而水自西泠东注,故名。余尝过之,亦筑室临水,与稚存相望,而门径不相通,时往见之,辄为题诗。今稚存以病告归,余遂为之记。
稚存少嗜学,弱冠成进士,授行人司正科。既仕,又喜著述。所为诗文多奇涩可诵。然其为人,峭直多忤,每以是获戾。官至南京国子监博士,以老乞休。
稚存居北湖,日与方壶、逸少辈觞咏其中,放浪形骸之外。尝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故其所为诗文,往往有得于自然之妙者。余尝叹曰:“稚存之文,如行云流水,初无意于求工,而工由自然。”
余居西湖十余年,每至北湖,辄登舟泛湖面,徘徊瞻眺,不能自已。一日,舟中忽见稚存招手,乃趋前呼之曰:“稚存!”稚存应声而笑,已不复睹矣。
稚存在时年五十余,而气貌甚壮。今虽已老,犹能饮酒赋诗,不衰其志。然其居处俭薄,衣不重采,饭蔬饮水而已。
余昔在都,尝与稚存书云:“君所居北湖之宅,四面皆山,独南向一方平地,可容数百人。中有亭台楼阁,池沼花木,皆可称意布置,真胜地也。若君能移此山而种竹松柏,则四围之山皆成林谷矣!”稚存答书云:“某性不好园圃,惟好读书。但恐山不在吾,竹亦不在吾,则何为乎?”
稚存之友徐世隆为余言,稚存家居十年不入城市,未尝有一言及于仕进。其与人交,亦绝无城府之心。尝谓:“人之相识,当使彼此无愧于心。”其持论如此。
叹稚存之高远,而益服其为人之贤。因书其事,以为后世之人有志于圣贤之道者之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