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静坐

艳影香风匝小亭,吟馀书竟对虚屏。
更无人事生烦扰,自有天机见性灵。
瘦绿肥红皆妙道,落花啼鸟共忘形。
爱他止水澄波静,闲倚雕阑望渌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亭静坐》是诗人缪公恩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亭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诗人简介
  • 缪公恩:字立庄,号梅湃,是沈阳人。他是一位官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擅长书、诗、写兰和篆刻。他的诗歌多反映自然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其作品《小亭静坐》便是其中佳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 “艳影香风匝小亭,吟馀书竟对虚屏。更无人事生烦扰,自有天机见性灵。”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小亭内,周围环绕着香气袅袅的景物,伴随着书卷的结束,心境变得宁静而纯净。
  • 接着的“瘦绿肥红皆妙道,落花啼鸟共忘形。爱他止水澄波静,閒倚雕栏望渌渟。”则是通过绿色植物与红色花朵的对比,以及落花与鸟儿的和谐共处,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的恬淡意境。
  1. 诗歌赏析
  • 艺术风格:缪公恩以其精湛的艺术功底,使得这首诗歌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通过对色彩的精细刻画和情感的细腻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美好与宁静。
  • 情感表达:诗歌中的“更无人事生烦扰,自有天机见性灵”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1. 文化意义
  • 审美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常常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形式。缪公恩的《小亭静坐》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魅力。
  • 生活启示: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颂扬,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引导。它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享受生活的每一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小亭静坐》不仅是缪公恩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美的细腻描摹上,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