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怀洪稚存

明月何皎皎,良夜何迟迟。
牛女隔绛河,风露凉凄其。
清光照人间,何处无别离。
长歌寄所怀,乃在天之涯。
披衣步空庭,木叶横天飞。
不知游子心,此时何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怀洪稚存》是清代诗人缪公恩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感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具体介绍如下:

  1. 诗歌原文
    明月何皎皎,良夜何迟迟。
    牛女隔绛河,风露凉凄其。
    清光照人间,何处无别离。
    长歌寄所怀,乃在天之涯。
    披衣步空庭,木叶横天飞。
    不知游子心,此时何所思。

  2. 作者简介
    缪公恩(1780-1840),字立庄,号梅湃,别号兰皋,沈阳人,官至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他善书能诗,工写兰,精篆刻。

  3. 诗歌主题
    《秋夜怀洪稚存》主要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无奈。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夜晚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4. 艺术手法
    诗中使用了象征、对比等手法。例如,“月明”与“夜色”,牛女与人类的夫妻关系形成对比;“秋风”与“落木”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5. 文化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清代的文化背景。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常常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6. 文学价值
    作为一首抒情诗,它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在了解以上内容后,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注意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
  • 学习古代文学的鉴赏方法,如意象分析、情感表达等,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秋夜怀洪稚存》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