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闻塞北雁声哀,纵目屏南鹤影回。
万里云山随地阔,一江波浪接天来。
秋花旧觅陶潜径,倦客频登子美台。
垂老他乡欢此会,且将桑落倒深杯。
九日信州登高用杜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信州登高用杜韵》是清代诗人戴云官创作的一首诗,其原文如下:遥闻塞北雁声哀,纵目屏南鹤影回。万里云山随地阔,一江波浪接天来。秋花旧觅陶潜径,倦客频登子美台。垂老他乡欢此会,且将桑落倒深杯[^1^]。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诗的开头“遥闻塞北雁声哀,纵目屏南鹤影回。”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远望着北方的雁群,感受到了它们的凄凉;而眼前则看到了南方的鹤影,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这里的“万里云山随地阔,一江波浪接天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辽阔与壮丽。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秋花旧觅陶潜径,倦客频登子美台。”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曾经向往过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但如今已经疲惫不堪,常常登上杜甫的诗歌所描绘的那些山水名胜,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忧愁。这里的“垂老他乡欢此会,且将桑落倒深杯”展现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在异乡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以酒为伴,享受着人生的欢乐。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中的“万里云山”“一江波浪”“秋花”“陶潜径”“子美台”等意象,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九日信州登高用杜韵》是清代诗人戴云官创作的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点,也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