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春光,看飞絮、凭空潇洒。昼渐永、短红长绿,香飘兰麝。寂寞燕归芳草岸,凄凉烟锁斜阳下。怎风轻云淡养花天,都催谢。
梅花赋,莲花社。菱波皱,春山画。倚云屏兀坐,鸾笺慵砑。架上荼蘼吹晓雨,帘前鹦鹉调新话。更杜鹃啼血到无声,难留也。
满江红 · 春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暮春》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属于宋词的一种。这首词以“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流逝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介绍: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生于山东济南,曾任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官职。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善于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词作鉴赏:《满江红·暮春》中的“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表现了作者对于季节更迭的无奈与哀叹。“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自然景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然而,“恨不尽,愁如织。”则揭示了诗人心中复杂的情感纠葛,既有对春天逝去的不舍,又有对国事艰难的忧虑。
词意解析:“湘浦岸,南塘驿。恨不尽,愁如织。”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来表达诗人的忧愁之情。“算年年辜负,对他寒食”则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或抱负的遗憾。而“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沉空碧。”则是诗人在孤独中寄托哀思,通过对飞鸿的观察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寂寞与悲凉。
在欣赏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时,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