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鬓蹉跎成白首,冷吟闲醉一年年。
谁云蒲柳能禁老,闻道糠秕已在前。
溟北鹍鹏难语海,淮南鸡犬尽升天。
朝衣典却勤农事,愿把犁锄荷上肩。
和范伯子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范伯子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七言律诗,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缪荃孙创作。该诗通过描绘人生老去的自然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内涵吸引着读者。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缪荃孙作为“江阴夫子”,在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的学识渊博、著述丰富,使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凡。缪荃孙的诗歌创作不仅局限于个人的感悟,更是融入了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因此,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表现,更是思想和情感的深刻交流。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和范伯子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如“青鬓蹉跎成白首,冷吟闲醉一年年”等,都充满了深刻的哲学意味和丰富的情感层次。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此外,缪荃孙还擅长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既有力量又不失美感。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和范伯子韵》的价值不言而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精神。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乃至社会变迁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和范伯子韵》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深邃的内涵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面貌。对于热爱文学、关注文化传承的人来说,《和范伯子韵》无疑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