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清卿前辈手拓彝器卷三首

金石深交三十年,重披遗墨一潸然。
簠斋不作退楼死,谁是研经室再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吴清卿前辈手拓彝器卷三首》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吴门(今江苏苏州)拜访朋友时看到的一件珍贵的彝器,并表达了对这件彝器的赞美之情。

诗人通过描述彝器的精美和神秘,展现了这件文物的非凡之处。他写道:“玉质昆冈石,银装汉水滨。”这里,“玉质昆冈石”指的是彝器的颜色如同玉石一样纯净,而“银装汉水滨”则描绘了彝器表面光滑,如同白银般闪亮。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彝器的高贵与美丽,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件文物的极高评价。

诗人还提到了彝器上的图案及其寓意。他提到:“龙蛇绕凤翼,云霞生画轮。”这里的“龙蛇绕凤翼”形象地描述了彝器上雕刻的飞龙和神鸟的形象,而“云霞生画轮”则暗示着这些图案的美丽与神奇,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这种对图案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彝器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古人智慧的钦佩。

李颀还表达了他对这件彝器的敬仰之情。他在诗中写到:“平生未识真,一见心自惊。”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件彝器的珍视和敬畏,因为他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文物,因此一见之下便感到震撼。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这件彝器的深厚感情。

《题吴清卿前辈手拓彝器卷三首》是一首赞美珍贵文物的诗歌。通过对彝器的颜色、图案及其寓意的描述,以及对其艺术价值的赞扬,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这件文物的极高评价和敬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