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仲伊

汪侯堂堂天下士,经术淹彻轻鼌董。
平生乃抱藜苋心,已将百憾散毛孔。
故乡新安大好山,俊异由来咸系踵。
奇境月塔仙灯间,诛茆韬迹志尤勇。
十年江上尘劳羁,归梦绕岩中宵竦。
族先昔有快士翁,名区所历镌繁总。
偶然遗编获半册,如睹卅峰云海涌。
遂初未赋念差适,譬彼睋蜀先割陇。
吁嗟宝贵徒纷纷,快意还同茧上蛹。
何时从子容成台,乌升兔降参真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汪仲伊并非一位文学作品的作者,而是清末徽州学者、教育家,同时也是徽派朴学的发源地歙县西溪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物,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有所涉猎,但并没有留下系统的文学作品集。

汪宗沂(1837-1906)字仲伊,一字咏村,号韬庐,是汪仲伊的后代,也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文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中后期,经历了晚清的动荡和变革。汪宗沂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广泛阅读经典,并从多位著名学者那里学习不同的学问,包括汉学、宋学、经学等。他的学识背景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汪宗沂没有留下系统的文学作品集,但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贡献仍然被后人所铭记。他在学术上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整理上,特别是对《尔雅》、《毛诗》等经典的解读和研究。他的这些工作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也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汪宗沂的文学创作虽然不多,但在有限的作品中也展现了他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文学见解。例如,他的诗歌作品可能在表达个人情感或社会时事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然而,由于时代和个人原因,这些作品并未流传下来,难以窥见其全貌。

汪宗沂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文学创作虽不如其在学术领域的成就那样广为人知,但仍不失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清代徽州文化和学术界的人来说,汪宗沂的作品无疑是值得一读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