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漫书其一

山阳宿草怨飘蓬,瘦日无光泣雁鸿。
九死人间惟我在,万夫意气为谁雄。
岂知刘向还青眼,更觉黄滔有古风。
遂使西州门外路,铜弦重唱大江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怀漫书其一》是清代诗人谢章铤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
  • 谢章铤:字紫翔,号竹屋,清初学者,其诗作深受后世推崇,尤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在晚清诗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许多作品均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审美视角,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
    山阳宿草怨飘蓬,瘦日无光泣雁鸿。九死人间惟我在,万夫意气为谁雄。岂知刘向还青眼,更觉黄滔有古风。遂使西州门外路,铜弦重唱大江东。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山阳宿草”与“瘦日无光”、“九死人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氛围。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 情感饱满:诗歌中的“九死人间惟我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坚定与自信。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
  • 语言精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个字词的选择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通过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多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精炼而不失力度的语言风格,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

可以发现《感怀漫书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历程,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