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来青轩

已览香山胜,还寻胜地眠。
阴崖连户竹,疏磬出山烟。
月色缘阶上,泉声到枕边。
夜来魂梦冷,身在白云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来青轩》是清代诗人戴亨创作的一首诗。戴亨(1758-1828),字通乾,号遂堂,辽阳(今属辽宁)人。他以进士身份步入官场,历任齐河知县等职。在文学创作方面,戴亨的诗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在乾隆六十年己卯科中进士,并担任过齐河知县一职。戴亨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丰富的成果。
  1. 诗歌内容
  • 已览香山胜,还寻胜地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香山胜景的赞赏。香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戴亨在其胜地游览后选择在此安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享受。
  • 阴崖连户竹,疏磬出山烟:诗句通过对香山环境的描绘,如“阴崖连户竹”和“疏磬出山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月色缘阶上,泉声到枕边: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映照在台阶上,泉水的声音仿佛就在身边流淌,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心境和周围环境的和谐。
  1. 创作背景
  • 戴亨的创作不仅停留在个人的抒情层面,他还试图通过自己的笔触反映出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记忆。例如,他的诗《宿香山来青轩怀愚山侍讲阮亭祭酒即用愚山苏门山韵》中,戴亨巧妙地借用了历史人物阮亭的名字,这不仅是对前辈学者的敬意,也反映了戴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 香山的历史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或吟咏赞美之作。戴亨通过自己的诗歌,再次强调了香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承。

戴亨的《宿来青轩》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清代文人生活和心态、承载着深厚文化传统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美的享受,也让人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