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千佛山精舍二首

磴道历残雪,攀援陟翠峦。
诸天龛石穴,清梵落云端。
妙谛闲中悟,尘寰世外看。
万家烟雾里,攘攘正冲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标题为《题千佛山精舍二首》的文学作品,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诗作描绘了千佛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超脱世俗的向往。下面将简要分析作品:

  1. 作者简介
  • 戴亨(1653—1721),字文懿,号云山,清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安徽休宁人。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师,官至翰林院学士,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花鸟,尤擅墨梅,名重一时。
  1. 作品原文
    晴日扩奇胸,崖端卓瘦筇。高城浮片水,平野耸三峰。云窦藏冰雪,风霄响桧松。卑喧寻解脱,此地觉从容。

  2. 诗句赏析

  • “晴日扩奇胸”:描述了晴朗的天气下,山峰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心胸开阔的感觉。
  • “崖端卓瘦筇”:描绘了攀援于峭壁之上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 “高城浮片水”:通过“浮”字形容城墙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岛,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 “平野耸三峰”:用“耸”字形容平原上三座山峰的高峻挺拔,形象地展示了地形的雄伟。
  • “云窦藏冰雪”:通过对云雾中隐藏的冰雪的描述,展现了千佛山的独特气候和自然环境。
  • “风霄响桧松”:利用“响”字传达了风在桧松之间吹拂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卑喧寻解脱”:表达了在喧嚣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解脱和平静。
  • “此地觉从容”:最终以“从容”二字结束,传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内心平和与自在。

《题千佛山精舍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戴亨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智慧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