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惺斋招余偕隐沧洲

我厌尘情秽,君耽遁世高。
青山留傲骨,沧海壮诗涛。
禾黍占晴雨,园蔬自桔槔。
相偕成沮溺,回首笑空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惺斋招余偕隐沧洲》是一首由萨天锡创作于元朝的诗歌,诗中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介绍:

  1. 作者介绍
  • 萨天锡:萨天锡,元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风光为主。
  • 诗歌内容
  • 描写隐逸生活:萨天锡在《明惺斋招余偕隐沧洲》中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逸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 反映个人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尘世的厌倦,也有对遁世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诗歌原文
  • “大隐屏前小隐居,竹房松屋听猿呼”: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居所,周围环境幽静,只有山林间的猿猴声声呼唤。
  • “丹光出谷明如月,夜读离骚拥地炉”:通过描述夜空中的明月和地炉旁的读书情景,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学习环境。
  • “为访林栖叟,何妨石径长”:表达了诗人想要拜访山林中的隐者,欣赏自然美景的愿望。
  • “白云生谷口,处处药苗香”:描述了山谷中的清新空气和生长的药草,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

萨天锡的《明惺斋招余偕隐沧洲》不仅是一首表达隐逸情怀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不仅展现了萨天锡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人心灵世界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