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步张生光模韵

皎洁君能守,真常我不如。
发须将白尽,愿力未酬初。
深虑精华铄,频惊岁月虚。
前途难预鉴,相对一长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镜步张生光模韵是清代诗人戴亨创作的一首诗。戴亨作为乾隆六十年己卯(1795)进士,官齐河知县,其作品《对镜步张生光模韵》体现了其文学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戴亨,字通乾,号遂堂,出生于清代的辽阳(今属辽宁),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的仕途始于乾隆六年己卯科进士,曾担任过齐河知县等地方官职,并在其任内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戴亨不仅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也以其诗作在文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 诗歌原文与解析:“皎洁君能守,真常我不如。”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意味着尽管有人能够保持纯洁和真实,但自己却常常感到不足。“发须将白尽,愿力未酬初。”反映了作者对年龄增长的无奈以及对未能实现愿望的遗憾。“深虑精华铄,频惊岁月虚。”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与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担心自己的宝贵品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前途难预鉴,相对一长歔。”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与友人相视而叹的情感体验。

  3. 文学价值与影响:戴亨的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其蕴含的情感深邃,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生命、时间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戴亨个人情感的流露,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通过文字来表达个人感悟和哲思的途径。

戴亨的《对镜步张生光模韵》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命、时间和理想的深刻思索。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