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童觐王南旋

二十五年悲契阔,天南塞北两茫然。
风尘此日犹重面,亲友当时半九泉。
后会未知文酒地,清秋还是别离筵。
从兹我欲寻黄绮,乘兴应迷雪夜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童觐王南旋》是清代诗人戴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生活状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戴亨(生卒年不详),字子开,号东原,浙江德清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与厉鹗、陈文述、高心远并称为“浙派四大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其中《送童觐王南旋》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

二十五年悲契阔,天南塞北两茫然。
风尘此日犹重面,亲友当时半九泉。
后会未知文酒地,清秋还是别离筵。
从兹我欲寻黄绮,乘兴应迷雪夜船。

  1. 诗歌解析
  • 二十五年悲契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其友人分别已久,感慨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变迁。
  • 天南塞北两茫然:描述了诗人在南北两地的迷茫和困惑,反映了他对于未来道路的选择和不确定感。
  • 风尘此日犹重面:这里的“风尘”指的是战乱或外界的纷扰,而“重面”则意味着再次相见时的感慨和复杂情感。
  • 后会未知文酒地:文酒地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聚会场所或文化氛围,暗示未来相聚时的情景仍难以预料。
  • 清秋还是别离筵:清秋时节通常象征着秋天的美好,但在这里却成了别离的象征,突出了离别的悲伤和无奈。
  • 从兹我欲寻黄绮:黄绮是一种古代隐逸的生活方式,这里指诗人想要寻找一种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
  • 乘兴应迷雪夜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旅途中能有所感悟和收获。
  1. 诗歌背景:戴亨创作《送童觐王南旋》的具体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的用词和情感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离开故土前往南方或国外求学时期所作。这样的背景使得诗歌更具有历史和时代的意义,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未来的思考。

  2.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首先,它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简洁明了,便于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其次,诗人善于使用典故和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景物来隐喻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变化。最后,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送童觐王南旋》不仅是戴亨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研究清代诗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刻理解清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的态度。

相关推荐